一、全面实施校地合作项目,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初见成效。2008年5月16日,长江大学与我区正式签定了校地合作框架协议,并当场签定12份合作项目。合作内容涉及机械设计、水产养殖、花卉苗木、测土配方、大学生就业基地建设等。截止目前,14个合作项目进展都比较顺利。其中龙华水产公司已分两批引进丁桂鱼苗14万尾进行试养,长势较快。长大机械学院自行设计的新型弯管机已于10月8日正式交付泰佳公司使用。新设备工作效率提高4-5倍,而且还从根本上克服了人工操作导致产品精度不够、质量不高的问题。这些校地合作项目的实施为我区推进技术创新,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注入了活力。
二、加强重大科技项目申报,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。区科技局共组织申报市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1项,其中,火炬计划3项,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项,国家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项目1项,星火计划项目1项,省星火富民工程项目1项,省科技抗灾救灾项目1项,市级重点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3项,目前争取已到位市以上无偿科技专项经费141.5万元。编制实施区级重点科技计划32项,投入区级科技专项经费120万元。指导推荐企业申报省级和市级科技成果奖励共5项,获得荆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3项、三等奖1项;获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奖1项。
三、推动科技服务“三农”,科技促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。一是进一步加强科技示范和科技培训工作。两年来共引进、推广农业新品种十多个,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二十多项,举办各类农业科技培训班30期,培训人员30000人次,发放技术资料30000份。二是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。聘用了4名省、市和区农业科技专家作为科技特派员,推动了科技、企业、农户的有效对接。三是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,农技“110”语音查询系统的利用率明显提高。
四、加大科普宣传力度,公众科技意识不断增强。以科技活动周为载体,紧紧围绕“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—努力构建和谐沙市”这一主题,通过举办大型街头科普宣传、组织送科技下乡、邀请专家技术指导、发放农业技术图书等形式,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。累计发放宣传单24000份,宣传册1000册,展示展板100多块,义务诊疗160人,赠送药品2000元,赠送图书2000册,价值9000余元。举办各种培训班11期,参加群众达3000多人,有效提高了社会公众的科技意识。我区科普工作得到了上级组织的肯定,被省科技厅授予 “2008年科技活动周组织奖”。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